產品分類導航
CPHI制藥在線 資訊 CD73: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,超50款在研,天境生物尤萊利單抗出海

CD73: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,超50款在研,天境生物尤萊利單抗出海

熱門推薦: CD73 Quemliclustat 腫瘤免疫治療
作者:憶  來源:CPHI制藥在線
  2024-10-11
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,CD73領域競爭相當激烈,處于活躍狀態(tài)的在研項目超50款,其中超20款進入臨床試驗階段。

       CD73,又稱胞外-5'-核苷酸酶(NT5E),由NT5E基因編碼產生,能夠催化磷酸腺苷(AMP)轉化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腺苷(Ado)。研究發(fā)現,CD73 在促進癌癥進展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,其能通過上調腺苷信號抑制腫瘤免疫監(jiān)視,并增強調節(jié)性 T 細胞(Tregs)和髓源性抑制細胞(MDSCs)的免疫抑制效應。因此,CD73被認為是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靶點。

       關于CD73

       CD73是由523個氨基酸組成的多功能跨膜糖蛋白,通過糖基磷脂酰肌醇(GPI)錨定在細胞膜上。CD73包含3個結構域,其中N端結構域(27-317AA)包含2個鋅離子結合位點和至少1個位于311位天冬氨酸的N-糖基化位點,C端結構域(337-549AA)含有底物結合位點,并通過GPI錨定器非共價結合到質膜上,N端和C端結構域通過一個短螺旋(318-336AA)連接,其可控制酶的運動。因此,CD73存在"開放"和"封閉"兩個構象,而催化反應需要CD73從開放構象轉換為封閉構象,后者可暴露活性結合位點,允許底物結合。

       CD73廣泛表達于人體多種組織細胞表面,主要參與以下生理作用:(1)影響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過程。CD73介導產生的腺苷,通過CD39和CD73來控制嘌呤核苷酸的生成,進而調控核苷酸的信號傳遞。(2)催化5'-AMP,生成的腺苷與 A1、A2A、A2B、A3腺苷受體結合,通過生物信號轉導作用,產生不同的生理作用。(3)參與T細胞活化。CD73水解產生的腺苷可活化免疫細胞,對免疫細胞增殖產生影響,且可調節(jié)CD4+ CD25+Treg細胞,降低T細胞的免疫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研究發(fā)現,腫瘤細胞可以表達CD73并釋放腺苷,且其表達和活性與腫瘤的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。腫瘤細胞中由CD73產生的胞外腺苷足以介導免疫逃逸,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。而且,CD73還影響腫瘤發(fā)生的多個方面,如增殖、粘附、血管生成和轉移。CD73通過調節(jié)細胞周期、凋亡和EGFR、β-catenin / cyclin D1、VEGF和AKT / ERK等信號通路來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。在不依賴于其酶促功能的情況下,CD73還可以促進細胞間粘附、遷移及癌細胞侵襲。

       此外,在腫瘤微環(huán)境(TME)內,代謝壓力隨著腫瘤的進展而積累,這導致CD73在包括乳腺癌、轉移性黑素瘤和卵巢癌在內的癌癥中表達和活性失調。而腫瘤內CD73的過表達不僅會導致轉移和蒽環(huán)類藥物耐藥,還會由于腺苷生成失調而導致免疫逃逸。因此,CD73抑制劑還被開發(fā)聯(lián)合抗PD-1 /L1療法用于腫瘤的免疫治療。

       CD73靶向藥進展

       據Insight數據庫,目前全球藥企已研發(fā)出多款CD73靶向藥,詳見下表。整體來看,超20款CD73靶向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,主要被開發(fā)用于治療胰腺癌、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。而且,在研CD73靶向藥藥物類型比較多樣,涉及化藥、單抗、雙抗、抗體偶聯(lián)藥物等。

全球部分在研CD73靶向藥

       具體品種來看,Quemliclustat、Oleclumab、Mupadolimab進展較快,已進入3期臨床。其中Quemliclustat是Arcus Biosciences開發(fā)的一款靶向CD73的小分子抑制劑,具有出色的藥代動力學特性、極低的清除率和長半衰期。TAIHO擁有Quemliclustat在日本和亞洲某些地區(qū)的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權益,吉利德?lián)碛蠶uemliclustat全球(已授權地區(qū)外)的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權益。已公布的Ib期ARC-8研究結果顯示:初治轉移性胰腺導管腺癌(PDAC)患者接受Quemliclustat聯(lián)合化療治療后,客觀緩解率(ORR)達到41%,中位無進展生存期(PFS)為8.8個月,中位OS達到19.4個月,OS達到1年的患者比例為72.3%。2024年9月,Quemliclustat聯(lián)合化療(白蛋白紫杉醇+吉西他濱)對比安慰劑聯(lián)合化療一線治療PDAC的III期臨床PRISM-1啟動,這意味Quemliclustat成為首 個進入III期階段的小分子CD73抑制劑。

       Oleclumab是全球進展最快的一款CD73靶向單抗,其用于同步放化療后的不可切除NSCLC的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。在未經治療、可切除的IA3-IIIA期NSCLC患者中開展的開放標簽、隨機、多中心II臨床研究NeoCOAST數據顯示:在意向治療人群中,雙重腫瘤免疫治療(IO)組中的MPR率均高于單藥組(度伐利尤單抗+oleclumab組為19.0%,度伐利尤單抗+monalizumab組為30.0%,度伐利尤單抗+danvatirsen組為31.3%,單藥組為11.1%)。而且,雙重IO組的pCR亦均高于單藥組(度伐利尤單抗+oleclumab組為9.5%,度伐利尤單抗+monalizumab組為10.0%,度伐利尤單抗+danvatirsen組為12.5%,單藥組為3.7%)。安全性方面,單藥組與雙重IO治療組之間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(TRAEs)和≥3級的TRAEs的發(fā)生率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,這表明在度伐利尤單抗基礎上加用新型IO藥物作為新輔助治療并未帶來額外的安全風險。

       Mupadolimab是一種針對CD73的人源化單抗,具有激活B細胞以產生對腫瘤抗原和病毒的免疫反應的獨特機制。臨床前研究顯示:Mupadolimab具有調節(jié)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的功能。與其他正在開發(fā)中的抗CD73抗體和小分子藥物相比,Mupadolimab可刺激B細胞并阻斷免疫抑制性腺苷的產生。Mupadolimab曾于2021年開展治療新冠的III期臨床試驗,但相關臨床試驗當年已終止,而其聯(lián)合Pembrolizumab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/Ib期臨床試驗已在中國以外區(qū)域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尤萊利單抗處于II/III期臨床。該藥一款具有差異化優(yōu)勢的創(chuàng)新CD73抗體。公開資料顯示:尤萊利單抗以非底物競爭的方式有效地與CD73結合,通過抑制腺苷生成,有效解除腫瘤微環(huán)境的免疫抑制,從而提高全身及腫瘤局部免疫反應。臨床前研究顯示,尤萊利單抗通過結合獨特的C端表位,以單分子單價結合CD73內二聚體的作用方式有效抑制CD73活性,其與免疫檢查點類藥物如PD-1抗體或PD-L1抗體聯(lián)用有望提升腫瘤治療協(xié)同療效。2023 ASCO上公布的Ib/II期臨床研究數據顯示:尤萊利單抗聯(lián)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CD73高表達的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療效。目前,該藥正在國內開展聯(lián)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晚期NSCLC的關鍵性研究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9月,天境生物與賽諾菲就尤萊利單抗在大中華區(qū)的開發(fā)、生產和商業(yè)化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據悉交易總金額約合17億人民幣。

       HB0052、Sym024、HB0045、佐斯利單抗等處于I/II期臨床。其中HB0052是一款以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為載荷的ADC,可同時發(fā)揮抗體介導的免疫系統(tǒng)調節(jié)功能以及毒性小分子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,具有協(xié)同抗腫瘤作用。臨床前動物模型研究表明:HB0052的抗腫瘤效果優(yōu)異;非人靈長類動物中開展的臨床前藥代動力學結果顯示:HB0052呈線性藥代特征,血漿穩(wěn)定性良好,非特異性脫落水平低,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和令人滿意的藥代動力學特性;毒理研究顯示:HB0052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。2024年5月,HB0052在國內獲批I期臨床。

       HB0045是華奧泰布局的另一款CD73產品,是由靶向人CD73不同表位的單抗HB0038 和 HB0039 以摩爾數比 1:1 方式組成的復方制劑,能夠高度特異性結合在 CD73由N端和 C 端組成的催化結構域,形成空間位阻以非底物競爭形式抑制AMP的水解,進而阻斷腺苷途徑。臨床前研究中,相比于同類CD73抗體,HB0045是唯一能夠同時靶向CD73催化區(qū)域和N端,100%最大 程度抑制 CD73活性,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顯示具有更好的抗腫瘤療效。

       JAB-BX102是加科思自主研發(fā)的CD73靶向人源化IgG2單抗,臨床前研究數據顯示其在多種CD73表達高的腫瘤模型中,不僅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,還能與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法如PD-1/PD-L1抗體療法等產生協(xié)同效應。

       SYS6011、AK131、ABSK051等處于I期臨床。其中SYS6011是石藥集團開發(fā)的一款CD73抑制劑,在臨床前研究中對多種癌癥均展現出了較好的抗腫瘤作用。2024年6月,SYS6011在國內啟動I期臨床試驗,適應癥為既往經標準治療失敗(進展或不耐受)的選擇性晚期實體瘤。

       PT199是凡恩世自主研發(fā)的新一代CD73單抗,旨在對抗CD73催化生成的腺苷介導的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(huán)境。PT199具有差異化的作用機制,能完全抑制可溶性的和與膜結合的CD73。在較高濃度下,PT199不會喪失抑制作用或出現"鉤子效應"(鉤子效應是指藥物會在某個濃度下達到最大效果,后續(xù)藥量繼續(xù)增高藥效反而會下跌)在美國開展的I期臨床試驗初步數據顯示:PT199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、耐受性及PK/PD特征。

       ORIC-533是一種抑制CD73的口服候選藥物,其分子的核心是腺苷衍生物,研究人員通過增強氫鍵形成并且同時平衡整體電荷和極性,以保持較高的生物利用度。初步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:ORIC-533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征,對可溶性CD73酶活性具有強效的抑制作用,顯示出良好的靶向作用。該藥物總體耐受性良好,主要觀察到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1級和2級,沒有發(fā)現任何特定的復發(fā)性毒性、劑量限制性毒性、劑量減少的情況或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。目前,ORIC-533正在針對多發(fā)性骨髓瘤患者開展Ib期臨床試驗。

       ATG-037是一款強效、口服型CD73小分子抑制劑。2024 ESMO上公布的ATG-037單藥及聯(lián)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/Ib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:在42例接受單藥治療且療效可評估的患者中,23例患者達到疾病穩(wěn)定(SD)。在26例接受聯(lián)合治療且療效可評估的患者中,4例患者獲得了經過確認的部分緩解(PR)。在19例NSCLC和黑色素瘤患者中, ORR為21.1%(4/19),疾病控制率(DCR)為89.5%(17/19)。安全性方面,試驗期間,43例(100%)患者在治療中出現不良事件(TEAE)(62.3%與治療相關),16例患者在治療中出現嚴重不良事件(TE-SAE),其中2例與治療相關,18例患者出現3級及以上的TEAE,其中4例與治療相關。相關數據表明:ATG-037聯(lián)合帕博利珠單抗安全性良好,療效信號令人鼓舞,具有潛力成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NSCLC和黑色素瘤患者新的治療選擇。

       總結

       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,CD73領域競爭相當激烈,處于活躍狀態(tài)的在研項目超50款,其中超20款進入臨床試驗階段。而且,在研CD73靶向藥藥物類型多樣,涉及小分子化藥、單抗、雙抗、ADC等。研發(fā)進度上,多款CD73靶向藥進入臨床后期,其中Quemliclustat、Oleclumab進展相對較快,已進入3期臨床。此外,CD73靶向藥的市場潛力已被多家藥企看中,并引發(fā)了多項交易。值得傲嬌的是,我國藥企在CD73靶向藥領域的研發(fā)實力也獲得了MNC的認可,天境生物的CD73靶向單抗--尤萊利單抗獲賽諾菲青眼,2024年9月雙方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潛在交易總金額約合17億人民幣。

       

合作咨詢

   肖女士    021-33392297    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

2006-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(保留一切權利) 滬ICP備05034851號-57